首页 都市小说 1979黄金时代

第1014章 教员

1979黄金时代 睡觉会变白 5131 2025-05-06 16:36

  第1014章 教员

  老张原本的女儿叫张末,出生于1983年3月31日,是月末的最后一天,所以叫张末。

  现在轨迹改变,这个小姑娘是84年出生的,名字叫张婷。长的不算漂亮,也不算难看,就是一般。

  「婷婷!快回来,像什么样子?」

  老张赶紧过来揪女儿,还拍打了几下,小姑娘嘻嘻哈哈毫不在意,也是个江湖性子。

  陈奇笑道:「你怎么还带孩子去?也缠着你?」

  「不是,李导临时说缺小孩群演,点名让婷婷去你这不也带着么?」

  「我可不知道。壮壮一大早缠着我俩不让出门,我才领他过来。」

  「那正好也上个镜,来都来了。」

  「再说吧!看他乖不乖。」

  陈奇不反对壮壮客串一下,现在年纪小,如果再大点还能演蒋孝文咧,然后跟老蒋聊天:

  「艾伦,最近学了什么新的诗词啊?」

  「四十年来家国,三千里地山河—一旦归为臣虏,沈腰潘鬓注消磨。最是仓皇辞庙日,教坊犹奏别离歌,垂泪对宫娥。」

  就这个。

  《开国大典》去年筹备,今年开拍,资金充足也不赶进度,李乾宽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。拍的小火慢炖,有滋有味,预计在明年初就能杀青,肯定能赶上国庆。

  这段戏有两场:

  一场是主席逛夜市,从一条街上走过;一场是主席进了一家馆子吃羊肉泡馍,然后没带钱。

  先拍后一场,在棚里布的景。

  几人往那边走,一路碰见不少北影厂职工,见了久违的陈奇无比热情:「哎呦!陈奇同志呀,好长时间没见您了,您贵人事忙,也不说来厂里见见老朋友?」

  「您那栋大楼可真气派,不得了啊!我都想去里面办公呢。」

  「您见了宋厂长么?我跟您讲,这人不靠谱的,听说正在联系一家外国公司,要把荣宁府租出去。」

  「我们现在就缺个主心骨!」

  话里话外就是:你特娘赶紧挥师北上,赶跑厂长,夺了鸟位吧!我们全厂上下單食壶浆,翘首期盼啊!

  历史上,北影厂这阶段的日子确实不好过,但大家也得熬,因为没有别的出路。凡事怕对比,如今有东方公司立着,大伙是人心浮动,都想起义。

  到了摄影棚,已经忙的热火朝天。

  里面布置成一个饭馆的样子,几套老木头桌椅,有柜台和几个大酒坛,木头窗户,还有半截假楼梯。斑驳的墙壁上贴着一张红纸,用毛笔写着繁体字:

  「欢迎解放军进北平!」

  群演也都是有功力的老演员。

  穿短褂披背心的黄包车夫、穿大褂戴眼镜的文化人、打补丁衣服的小市民、肩膀上搭着毛巾戴着小白帽的伙计—总之一眼扫过去,各角色的身份清清楚楚,毫不混乱。

  「李导!」

  「哎!」

  李乾宽过来,先瞧见张婷,又瞄到壮壮,笑道:「怎么?壮壮也来客串啊?」

  「他在家闹腾,我带他来玩,先看看。」

  陈奇摸摸儿子的头,道:「喜欢这里么?」

  「嗯,喜欢!」

  壮壮在外面又装模作样,乖巧的不得了。

  「陈奇同志来了?」

  正此时,一人在背后开口,陈奇转身有瞬间的恍:那正是刚化完妆的古月,穿着一套蓝灰色的中山装,戴着八角帽,布鞋,笑容亲切而温和—

  「古月同志!好久不见。」

  「确实好久喽,上次还是在八一厂偶遇咧。」

  「您这湖南口音越来越好了。」

  古月前期还有点青涩,这个阶段是最像的,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研究过,而且他经常跟人代入的开玩笑,此刻便操着一口湖南话:

  「陈奇同志啊!」

  「你这几年的工作做得不错嘛!要继续努力,把文化战线搞上去,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我们的电影!」

  大家都笑起来。

  陈奇也笑,没说话。

  景搭的特别精细。

  馆子除了卖泡馍,还卖酒和小菜。

  所以柜台上全是大酒坛子,掌柜的身后有个木头架子,里面摆着老式的小酒壶,高挑细脖,为啥做成这样呢?这是专门温酒喝的,放在配套的温酒器里。

  以前人们其实很讲究的。

  喝黄酒烫一烫,喝白酒也可以烫一烫。

  还有一个大木头窗口,与客人们隔开,窗口里面就是锅灶。请的师傅现场做,热气腾腾,盛好一碗泡馍,伙计就端起来吆喝一声。

  而客人的桌上都有小菜,花生米、皮蛋、肉皮冻之类的。

  张婷小姑娘也化了妆,穿上一身短袄,她以为要拍自己了,结果只是等着,嘴问:「爸爸!什么时候拍我呀?」

  「等这场戏拍完,就到你了。」

  「那让我这么早准备干嘛?」

  张艺某一听,也开始教育:「因为拍戏是件非常严谨的工作,还有很多变故,谁也不确定几时能拍完,如果临时准备很可能来不及,必须要提前,这叫候场。

  每位演员都要候场,你龚雪阿姨有一次等了八个小时,你这算什么?」

  张婷未必能听懂,但不敢再抱怨。

  现场准备好了,原本平平无奇的布景,灯光那么一打,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几十年的北平城,连空气中都似浮动着民国的旧影。

  陈奇一家子站在外围。

  他抱着壮壮,壮壮大眼睛圆溜溜的盯着,龚雪没带他进过组,他第一次见到电影的光影艺术一一由此启蒙,走上了一条承包85花、90花、00花的道路。

  「预备!预备!」

  「开始!」

  李乾宽一声令下,好像启动了时光机,定格的画面变得鲜活。这帮群演都是京城人,

  有几个甚至从人艺请的老演员,都嚼着一口倍儿地道的北京话,要的就是这个味儿。

  「我一瞅毛泽东的面相,那是大富大贵之人!」

  「就凭您?还能给他看相?」

  「嗨!我瞅相片啊!」

  「您那画眉开口了么?」

  「叫的好着呢,比小白玉霜唱的还好。」

  「哎我说,今晚话匣子里有马三立的相声。」

  「马三立相声是不错,可听戏还得听马老板、谭老板的—-马老板那味儿,那叫一地道!」

  掌柜的站在柜台后面算账,伙计们忙来忙去,食客满盈,几人拼一桌,喝着小酒吃着泡馍,穿短褂的、大褂的、爱听戏的、爱逗鸟的、教书的、拉车的·天南海北的聊着,

  最后又汇聚到一处。

  「现如今啊,咱们拉车的也不那么低三下四的了!那天我走到西四牌楼,一拐弯我一伸手,路边刚好站着个大兵,啪给我一敬礼!」

  「那是怎么着?」

  「他以为我跟他打招呼呢!」

  「哈哈哈!」

  食客们畅快起来,一个人坐在他们中间笑着听着。

  (有了——·)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