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修真小说 青龙圣仙

357.借力

青龙圣仙 东方玉竹 4477 2024-12-20 05:17

  牧云拥有过目不忘之能,熟记巫术内容之后,将瞎子亲手撰写的秘籍用楠木盒子封存,以留作纪念。

  他出身于须弥山,后拜入灵泉宗。

  在牧云威震八方的时候,灵泉宗也曾显赫一时。时至今日,在灵族地界已排不上号。

  修炼过程中,青鱼散人算是他的启蒙师傅,传授妖修法门,成功迈过修仙者的门槛。

  后来又得佛门功法功德经和不动明王经,以及道门不传吐纳秘法太极乾坤诀。

  一路走来,他在修行路上遇见了太多好心人。

  牧云甚至来不及获悉瞎子的名姓,询问清风寨的麻匪,他们也只知他叫瞎叔。

  身死名灭,莫过于此。

  有那么一瞬间,牧云想回到瞎眼巫师亡故前的时间段,询问他姓甚名谁。

  冷静下来一想,又觉得并不需要。

  正如盘蛇峰的蛙侠,虽早已转世轮回,但他留下的落叶刀法,早已出现了众多拓本。

  除了成功抵达彼岸,羽化升仙的仙人,芸芸众生只能在天地间留存有限的时间。

  如果能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,这一生就算没白活。

  当然,普通人只能寄托于家庭,通过延续血脉,保持人族的繁荣昌盛。

  世间离不开万族,万族也得依靠天地生存。

  牧云立在被压制的高树之上,思绪飞出了老远。

  从天地万物,联想到了互依共生。

  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个豪侠。

  可总在不觉间,想到了更多的人或事。

  这些浮现在脑海中的念头未必和牧云有关,仿佛是不经意间,便占据了意识的主体。

  他能够自如掌控天地间的自然元素,全属性精通,然而在送别瞎眼巫师之际,还是使用了最传统的火把。

  观音经已有许久未曾吟诵,超度亡灵时,却并未感到生疏。

  那些梵文刻印在脑海里,渗透于每件事中。潜移默化间,他变成了真实的青龙居士。

  经历一件事,逢着一个人,都有可能加速自身成长。

  瞎眼巫师的经历和生命终结的方式,像在牧云心湖中投下一粒石子,激起了诸多涟漪。

  自从速成半仙之后,他已远离人间烟火气许久。

  俗世间有句话——世上本没有神明,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,即便成了神。

  改变人世间的秩序已然如此困难,在一个残缺不全的星体加入能够推动文明进程的火种,势必难如登天。

  身为至高神的天帝,不可能将全部精力投注在井然有序的玲珑世界。

  想要改变现状,只能依靠生活在玲珑世界里的万族。

  牧云有韧劲,也有不辞艰辛的决心。

  或许那些平淡的生活,以及阖家欢乐的幸福,本就不属于他这个总是怀着远大理想的人。

  如果不是萧凰,世间恐怕没有几个女人能留在他身边。

  对于强大又温柔的萧凰,牧云心中满是感激。

  正因为有了她,他才能在俗尘中有个家,知道自己的根究竟扎在哪里。

  牧云望向东北方,那是龙城所在的方位。

  他下定决心,无论如何都要点亮玲珑世界的火种。

  ……

  牧云在离开清风寨前,布置了结构精巧的法阵,将山寨的防御结界提升至恰到好处的强度。

 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法则。

  转轮山善与恶交织,纷争和江湖都是日常。

  无论是否合理,都不应由外来者强行干预。

  牧云踏着积雪向转轮山北边进发,突然之间,一阵狂风刮来。

  方位和时间线都开始发生错乱。

  如果不是体内有时空柱,很难发现周围环境的奇特变化。

  寒风过后,满目皆是齐膝深的积雪,辨不清东南西北,不知身处何地。

  风雪岭附近有负责哨探的人,看见牧云贸然闯入岭内,知他是个初来乍到的菜鸟。

  转轮山的人们都清楚,风雪岭是极险恶之地,就是支配转轮山的几位大佬,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,也不敢进入其中。

  牧云的气息实在不够强大,在探哨眼中已经形同枯骨。

  转轮山并非单纯的恶,但也没人会傻到冲进风雪岭,去救一个素昧平生的人。

  风雪岭中的环境变化,超乎了牧云的想象。

  他很擅长利用时间和空间,在对战时将对手带进由他创造的独特时空间结界。

  自认为是个中高手,见识过天地生成的自然环境,方知自己创造的结界漏洞百出。

  恰如第一次见到散落在人世间的五毒柱,感慨魔界的法阵之玄奥。

  见识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人为创造的结界,终归有着太多的局限性。

  牧云寒暑不侵,在漫天风雪中并不觉寒冷,也不急着离开风雪岭。原地盘腿打坐,进入天人合一境。

  周围环境与其融为一体,风雪中活跃度极低的水元素,在灵识中显得格外跳脱。

  如果不是受到外力影响,雪花不会在下落的过程中变化数个形态。

  风雪岭被牧云视作一个精通全属性的至高神,如何向它学习到更高深的掌控元素之法,乃是入定之后的唯一想法。

  人向天地万物讨教,模仿动物的形态创造出象形拳。

  自然的馈赠无穷无尽,哪怕是在灵气复苏的玲珑世界,还是能够寻找到许多可用作养分的东西。

  此刻身处的风雪岭,在感知中无边无际。

  有转轮山的面积作为参照,风雪岭的实际面积必然有限。

  天地如何在一阵风过后,在有限中创造出了无限?

  这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。

  牧云灵识向外扩张,覆盖更广的范围,感知每个细微变化。

  灵识中同时接收到数十万,甚至是数百万个不同信息。

  天道灵识的强大分析能力,在瞬间提升至最高。

  分身悄然出现。

  理论终究只是停留在意识形态的无实物存在,唯有经过实践,才能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。

  本体负责感知方寸间的变化。

  分身在同一时间催动灵气,与周围环境同步。

  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,便会凝结成冰雪。

  在眼下的特殊环境里,雪花打一次旋,都可能发生冰水元素之间的数次转化。

  每片雪花的变化全然不同,想要同步跟上风雪岭的自然环境,对现阶段的牧云来说,仍然十分吃力。

  牧云并不气馁,而是被激发出了更强的拼搏心态。

  既然一个分身跟不上,那就创造出更多分身,尽可能与局部的变化同步。

  突然出现的暖阳,使得好不容易维持的多重变化冰雪形态,顷刻间化为水元素掉落在地面,浸湿麻布长衫的下摆。

  冰和水元素之间的转换,关键在于温度,难度并不算高。

  陡然间加入的光与热,在没有任何预警的前提下,根本来不及与天地间的元素沟通,从而在瞬间创造出新的东西。

  不过一刻钟,牧云身上已出了一层汗。

  转头望去,只见数千个分身神态各异。

  牧云意识到释放了太过强大的术法,急忙收起分身术,灵识中迅速增加了各种各样的新信息。

  某些分身带回的意识,甚至超出了牧云对自然元素的理解。

  尽管曾在巫国乱葬岗浸淫七年,然而只能窥见皮毛。

  如今得见自然施为,方知天地浩渺。

  天人合一,同样是在以自身为引子,发动天地灵气的独特境界。

  说白了,还是得依靠浩瀚无穷的天地之力。

  纵然玲珑星体略有残缺,但所蕴含的力量,依然远远超出牧云的想象。

  消化完灵识中涌进的大量信息,已不觉间过去半个时辰。

  牧云对水元素形态转换和各元素间互相配合的理解,比初时有了长足进步。

  周围的环境又发生了极大变化,原本齐膝深的积雪消失不见。

  他坐在光滑如镜的冰面上,可以清晰看见自己的倒影。

  坚毅面容上带着发现新大陆的惊喜,同时对自身力量有了更清晰的认知。

  即便真如外界谬赞,实战能力已近乎天下无敌,然而与浩瀚宇宙相比,依然如沧海之一粟,掀不起太大风浪。

  星辰仙君能够吞噬星体,做到寻常仙人无法做到的事。

  即便如此,星辰仙君也离不开宇宙洪荒,能力终究有其极限。

  牧云尚未成仙,暂且无需考虑至高神应当思虑的问题。

  眼下的使命,还是点亮玲珑世界的火种。

  “看来想要完成这件事,不仅要经年累月,还得勠力劳心。除了借助人力物力,还得借助浩瀚的天地之力。”

  牧云和墨守成规的仙人相比,优势就在于灵活变通的头脑。

  自从离开圣心菩萨的庇护,针对不同的目标,总会做出最合适的调整。

  当自身实力不足以支撑起庞大计划时,选择放弃是最容易且最合理的选择,坚持固然值得称赞,但真的很难。

  牧云右手放在膝头撑着下巴,有那么一阵,他心中犯了嘀咕。

  “我做这些,究竟是否对万民有益?万一到头来只是一场空,岂不是徒耗心力。”

  玲珑世界没有人做过点亮火种的事,故此也无法向仙人和长者请教。

  所有事都像摸着石头过河,没有定准。

  甚至连点亮火种能否成功,牧云心里也没底。

  可是越有挑战性的任务,越能激发出牧云的斗志。

  如果只是庸庸碌碌地修行,绝对不合牧云胃口。

  功德经是圣心菩萨点化,也是他性格使然。

  从最初的赏金任务换取灵术开始,他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。

  乍然让他打坐参禅,周天运行灵气提升修为,扑面而来的枯燥感会淹没牧云的冒险精神。

  那样的状态,绝不是牧云理想中的生活。

  既然有一颗躁动的心,就不适合平淡。

  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?

  相信很多人都这么问过自己。

  牧云见识过战争的残酷,以及在战争中无法决定自身命运的可怜人。

  对他们来说,能够活下去已然是奢望,不敢再希求更多的东西。

  和平重新到来,食物足够果腹,便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。

  对人生意义的探索,自然而然就会发生。

  牧云站起身,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。

  究竟是借助天人合一境离开空间错乱的风雪岭,还是在此间继续修行,对眼下的牧云来说是个不易选择的问题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