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都市小说 家父朱棣,朱元璋为我续命

第3章 吕氏害了朱标原配和嫡长子?

  朱高爔满月这天,朱元璋特地带着他去了东宫。

  六月的阳光透过云层洒落下来,照在人身上暖融融的。

  朱高爔躺在婴儿车内,正好将徐妙锦的花容月貌一览无遗。

  怪不得便宜爹会心动,小小年纪就已经这么好看,比她姐姐还要更美三分,那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纯净,令人触目惊心。

  想当初穿越之前,他就是一枚十足的花心大萝卜,光恋爱就已经谈了不下十次,早就是情场老手。

  而这种清纯型的女孩恰恰是最令他心动的。

  唉,光心动没用,年龄差距和辈份都是现实的阻碍。

  刚进东宫大门,便见一个弱不禁风的妇人带着两个孩子迎了上来。

  “儿媳恭迎父皇”。

  一看见这孤儿寡母,朱元璋便瞬间落泪,与朱标相关的万千往事齐齐涌上心头。

  朱允炆和朱允熥扶着吕氏起身后,一左一右来到朱元璋身边。

  这是朱高爔第一次见到吕氏,那憔悴不堪的面容,不像是装出来的。

  先前他曾推测吕氏是个大反派,朱允熥之所以那么胖,就是她一手造成的。

  难道错怪好人了?

  亲妈去世后,朱允熥还没满月,这小子如今,长得可真壮实啊,这无疑也会归为吕氏的功劳。

  朱允熥红光满面,的确难以看出父亲新丧的悲伤。

  而朱允炆则是一副形销骨立的黯然神态,不用多说,内心的哀伤已然全都无声地呈现出来。

  朱元璋心疼地劝道,“而诚纯孝,顾不念我乎?”

  朱允炆跪到地上流泪不止。

  而朱允熥就那么傻愣愣地在旁边看着。

  缺心眼啊,你不会也跪?!朱高爔急得直想踹他一脚。

  徐妙锦懂事地上前扶起朱允炆。

  也许,就是这惊鸿一瞥,在朱允炆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。

  等朱高爔嗅到异样的时候,已经为时太晚。

  只能暗下决心,以后要多防备朱允炆接近徐妙锦。

  看朱元璋的神态,朱允炆的储君之位几乎是板上定钉了。

  “爷爷,母妃说,父亲去了天上,我很想他,我能去天上看他吗?”朱允熥拉着祖父的手,眼圈泛红。

  这个熊孩子也不想外表看起来没心肝,亲生父母都不在了,他比允炆更可怜。

  朱元璋蹲下身,温声道,“孩子,你不能去天上,你得留在宫里陪爷爷”。

  “那我能和弟弟一样住到乾清宫吗?”朱允熥指了指婴儿车。

  “这孩子,弟弟还小,你怎能住过去呢?”吕氏慌忙劝阻。

  朱高爔猛然兴趣大增,难道吕氏的狐狸尾巴要露出来了?

  “这有何不可?”朱元璋扬声道,“从今天起,允熥搬去乾清宫”。

  吕氏也不死命相拦,立即跪地谢恩,倒没进一步消耗在朱元璋心中的完美印象。

  朱允炆脸上仍布满悲戚之色。

  “老三住到乾清宫是想干什么?”

  朱高爔又听到了朱允炆的心里话。

  这个朱允炆,果然不像外表所表现出来的那般纯善。

  回到乾清宫,朱元璋屏退众人,只留下朱允熥和朱高爔。

  “孩子,你告诉爷爷,为什么不想留在东宫?”朱元璋轻声问道。

  “母妃说,见不到父亲,多吃东西心里会好受些,可是我越吃心里越难受,我不想再没日没夜地吃东西,我想找个人说说话”,朱允熥抹着眼泪道。

  朱元璋心疼地把他抱进怀里。

  朱高爔感同身受,情不自禁地哭出声来。

  “以后,你照顾弟弟好不好?”朱元璋问道。

  “好,我喜欢弟弟”,朱允熥连连点头。

  然后又是老一套,朱高爔被奶妈抱着喂奶。

  他只是有些伤感好不好。

  跟这些人真没法沟通,整天就知道吃。

  但是,就在朱高爔苦恼的时候,续命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,“满意度升至一百,可续命一年”。

  朱高爔立即点击。

  “已成功续命一年,目前剩余寿命两年,满意度清零”。

  暂时解除性命之忧,朱高爔顿觉一身轻松,吃起奶来都格外带劲。

  郭宁妃担心打扰朱元璋休息,提议带朱允熥回景仁宫。

  朱元璋想起自己小时候父母双亡时的绝望,实在不忍心让朱允熥离开乾清宫。

  于是,朱允熥白天正常上学,晚上回乾清宫休息。

  虽然和朱允炆只差一岁,两人的学识水平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儿,朱元璋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,找来刘三吾、张信等儒士给他不分昼夜恶补。

  朱元璋让人专门把偏殿腾出来给朱允熥住,便于随时补课,并充当他的书房。

  朱允熥被吕氏带了十四年。

  被耽误得太久,短时间内是赶不上来的,朱高爔暗自叹息。

  除非连续补上个三年五载,但是朱元璋能等那么长时间再立储君吗?

  就算他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,群臣也会一直催个不停。

  储君之位,关系国本;国本未立,人心不稳。

  比如朱济熺,会更加想入非非。

  晋王在北方边将中的的影响力,加上他老丈人傅友德的武力值,足以让朝廷寝食难安。

  朱元璋想给朱允熥一个与朱允炆平等竞争的机会。

  心情可以理解,但是实现难度太大。

  一个是原配嫡子,一个是继妃嫡子。

  朱元璋左右为难。

  身为东宫女主人,吕氏若是真地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,怎会造成如此悬殊的结果?

  若非有意偏袒,两个孩子的差距怎会如此明显?

  她出身于书香门第,她的父亲吕本曾历任吏部尚书、礼部尚书、太常寺卿。

  她怎会不知道勤学苦读的重要?

  细思极恐。

  母亲心思不正,会不会影响到孩子?

  以前从未仔细考教过朱允熥的学业。

  说到底,还是他这个当爷爷地对孩子关心太少。

  朱元璋陷入沉思之中。

  吕氏管理东宫事务,长达十四年,以前从未有人怀疑过她的真心。

  朱标的嫡长子、朱元璋的嫡长孙朱熊英在此期间病逝,年仅八岁。

  这里面是否吕氏照顾不力的责任?

  反正,朱高爔知道,若不是朱熊英不幸早逝,朱允炆是没机会继承皇位的。

  现在朱允熥与朱允炆的学业相差这么多,很难说不是吕氏的私心所致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