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都市小说 家父朱棣,朱元璋为我续命

第2章 被朱元璋误认为朱标转世

  但是所有的不满很快烟消云散。

  徐妙云昨天是去找一位名医,给朱高爔治病。

  虽然只过了一天,但名医盛寅的结论与先前太医的诊断大相径庭。

  太医认为,朱高爔没几天活头了。

  而盛寅推测,他至少还有一年的寿命。

  朱元璋让内侍去请陈院使过来。

  陈院使是太医院的老大。

  陈院使仔细检查之后,与盛寅的观点一致。

  难道是奇迹发生了?

  朱棣和徐妙云连忙磕头叩谢父皇的庇护之恩。

  朱元璋微微颔首,原谅了儿子儿媳。

  但是,想接走孩子,那肯定没得商量。

  “这孩子,你们别想带走,他得陪着咱”。

  朱元璋毫不犹豫了驳回了他们的请求,没留任何余地。

  朱高爔听得无比爽歪歪。

  郭宁妃带着奶娘给朱高爔喂奶后,徐妙云跟着郭宁妃出了乾清宫,向她询问孩子的情况。

  殿内只剩下朱元璋和朱棣,还有朱高爔。

  “广纳后宫,多生儿子”,朱元璋闷声道。

  对正妻感情再深,也不能耽误生儿子,这是他的人生信条之一,儿子多说明家族兴旺,朱棣刚四个儿子,远比不上他二十多个儿子壮观。

  “父皇教训的是”,朱棣恭敬回答。

  随后屋内陷入一片宁静,落针可闻。

  朱棣的目光落到朱高爔身上。

  朱高爔心中一惊,这目光里竟然盛着满满的爱意。

  难道他爱我那出身卑微的生母?

  正当朱高爔浮想联翩时,朱元璋开口问道,“储君之位不能长期空悬,你看谁合适?”

  朱棣面色镇定,把球踢了回来,“父皇认为呢?”

  关于皇位继承,朱元璋定下的规距是,采用传统的宗法制度——嫡长子继承制,并且写入了《皇明祖训》。

  “你二哥是不顶用的”,朱元璋重重地叹口气,“只能从你大哥的儿子里找了,允炆这孩子孝顺”。

  “允熥呢?”朱棣低声问道。

  “你看他那一身肉”,朱元璋失望地摇摇头,他父亲病逝,都没让那孩子身上的肉减下去分毫,可见是个没心没肺的。

  朱棣没敢作声,他家里也有个拿不上台面的胖儿子。

  朱允炆还可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般重情重义,否则登基后也不会连废五王,逼死亲叔叔。

  朱高爔觉得有必要给朱元璋提个醒,用力地扭动着身子。

  朱棣见儿子动个不停,弯下腰,小心翼翼地把他抱起来。

  想不到这个便宜爹,还挺会抱娃。

  朱高爔近距离仔细端详着永乐大帝的长相,简直帅得没边了。

  能继承如此优良的基因,他不禁窃喜不已。

  帅气的长相永远都是泡妞第一神器。

  “诸公侯恣纵不法,将有尾大不掉忧”。

  朱棣轻轻的一句话,让朱高爔顿时惊呆。

  原来蓝玉案,真是便宜爹促成的。

  朱元璋沉重点头,“咱知道”。

  按照朝廷规定,太子葬礼过后,各地藩王必须限期离京。

  朱棣夫妇此次进宫一是为接儿子,二是辞行。

  王子荷身为燕王府普通宫女,原本没资格进宫,但为了离京前见儿子一面,朱棣还是将她带入宫。

  朱棣特地把孩子带到了乾清宫的偏殿。

  她紧抱住儿子,眼泪扑簌扑簌直掉。

  朱高爔的脸上很快汪洋一片。

  闻着她身上熟悉的气味,在她低头亲吻的一刹那,朱高爔赫然发现一张稚嫩的脸。

  这个小荷初露般的花季少女,顶多十八岁,竟然是他娘!

  便宜爹真是禽兽啊!

  便宜娘亲越哭越凶,像是在生离死别。

  直到朱棣进屋,王子荷才紧急刹车,收住了眼泪。

  离开娘亲的怀抱,朱高爔本能地哭了,声嘶力竭。

  听儿子哭得凄惨,朱棣眼圈都红了,动情地许诺,“好儿子,听爷爷的话,等过两年,爹来接你”。

  看着便宜娘亲低眉顺眼地跟着便宜爹出去,朱高爔莫名有些伤感。

  今后定要出人头地,让娘亲跟徐妙云一样抬头挺胸地生活。

  爹娘走后,朱高爔身边多了一个小美女。

  “妙云说,让妙锦进宫,帮着照看高爔,十二岁是大姑娘了,反正以后要嫁到咱们家,早点儿进宫学学规矩也好”,郭宁妃对朱元璋说道。

  朱元璋点点头,没有反对,除了高爔不能离开乾清宫,别的宁妃看着安排就行。

  对这个多年后拒绝永乐大帝求婚的奇女子,朱高爔兴趣浓厚,很想套近乎。

  然而,绝大部分时间,徐妙锦都跟在郭宁妃身边,连看都懒得看他一眼。

  藩王陆续离京,只有晋王世子朱济熺赖在京师不肯走,让朱元璋大为恼火,几次三番下旨催促朱棡让他儿子赶紧回封地。

  老皇帝疲累不堪地坐到婴儿床旁边,悲伤地叹气道,“都是憋足了劲,要来抢皇位的”。

  朱高爔使出吃奶的力气,抓住皇爷爷的手指不松。

  朱元璋眼前一亮,“臭小子,劲儿还挺大”。

  “满意度升至八十,请继续努力”。

  续命系统的提示音响起,朱高爔小小激动了一番,原来提升满意度不是什么难事。

  晋王朱棡是朱元璋的第三子,朱济熺比朱允炆大两岁,是当前名副其实的皇长孙。

  之所以长期滞留京师,朱济熺应是生出了对皇位的觊觎之心。

  在众多的皇孙中,朱元璋对朱济熺还是比较偏爱的,为他选了一位战斗力彪悍的老丈人——颍国公傅友德。

  但是,不论朱元璋选择儿子还是孙子当继承人都轮不到晋王父子。

  如果册立儿子,秦王朱樉排在前面。

  如果册立孙子,则只能在朱标的儿子里挑。

  朱标一共生了五个儿子,原配太子妃常氏生了两个,分别是长子朱雄英和三子朱允熥。

  从次妃扶正的继妃吕氏生了三个,分别是次子朱允炆、四子朱允熞、五子朱允熙。

  朱雄英于洪武十五年病逝后,朱允炆便成为长子。

  而朱允熥只比朱允炆小一岁。

  相比之下,朱允熥的母家势力要强悍得多,他的外公是朱元璋麾下第一猛将常遇春,舅公是大名鼎鼎的凉国公蓝玉。

  朱元璋让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派人密切注意朱济熺的动向。

  朱高爔的存在,抚平他内心不少的伤痛。

  冥冥之中,他觉得这孩子就是朱标转世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